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 > 正文
中国留学生商科申请占比始终排在首位
2021-05-13 14:53: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3年前,王思(化名)到英国肯特大学商学院攻读硕士。硕士毕业回国就业,王思并未选择进入跟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而是选择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内容编辑。“当时选专业的时候,在知乎等网站上看了很多相关内容,也咨询了周围的亲戚朋友,大家都觉得金融专业好就业,再加上我本科读的也是商科,最终还是选择了金融专业。”王思说,其实自己当时喜欢社会学,“考虑到社会学专业的就业问题,就没选。”

回顾留学选专业的过程,王思坦言“还是有些冲动”。“入校后,我发现不少选择商科的中国留学生并非因喜欢而读,而多是从就业角度考虑。”

如今,随着中国留学生专业选择的多元化,商科专业还是那么热吗?

商科仍是留学生热选

日前,全球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主办方——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和启德教育在北京联合发布《2021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虽然近年来中国留学群体对于商科的选择正在回归理性,但以金融、会计、管理、经济学四大专业为代表的商科仍然稳居受中国留学生欢迎学科的首位。

《报告》显示,在所有学科中,中国留学生商科申请占比始终排在首位,且2020年相对于2019年同期上升了2.22%。其中,法国留学的商科申请占比最大,其次为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加拿大、美国。商科留学申请十大专业分别为金融、泛管理类、会计、经济学、市场营销、泛商务类、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商业分析、人力资源。

关于中国学生为什么偏爱商科,在知乎网站上,有不少讨论。答案集中于4个方面:一是因为商科通常对学生的专业背景要求比较宽松,不论你是学理工科还是学文科,都可以申请商科;二是因为商科的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三是受大环境影响;四是父母的推动。

选定商科作为学习方向后,许多学生又会面对选具体专业的困惑——是选传统商科专业还是新兴商科专业?

对跨专业申请相对宽容

确实,从《报告》的数据可看出, 32.2%的商科硕士留学为跨专业申请,跨专业前本科就读学科分别为文科、工科、理科、社会科学、艺术学科。相对于理工科与艺术学科,商科对于跨专业申请更加宽容。

相关专家表示,各国商科跨专业申请要求并不相同。一般来说,美国跨专业申请难度比较大,如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硕士专业比较欢迎具备量化分析能力的理工科背景学生,市场营销硕士专业则对本科背景没有限制性要求,但对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英国的跨专业申请对申请者在中国就读的本科院校与GPA均有要求。澳大利亚除了金融数学等商科硕士课程要求具备相关专业本科背景,其它大多数课程均接受跨专业申请。

此外,本科背景为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理工科方向的学生具备在中国香港跨专业申请商科硕士的优势,人文社科背景的学生需要补充与商科相关的学习经历和科研、实习等经历。理工科类背景的学生也是新加坡跨专业申请商科硕士的主流,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则更多申请经济学、泛管理类硕士专业。

另据GMAC《2020年申请趋势调研报告》,2020年超过90%的工商管理硕士申请人具备工作经验,接近1/3的商科硕士申请人没有工作经验。如加拿大工商管理硕士(MBA)欢迎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生申请,但对申请者的工作年限有一定的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金融、会计类硕士课程需具备相关的专业基础外,法国的奢侈品管理、红酒管理、艺术文化管理、旅游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等大部分热门硕士专业,都接受跨专业申请。留学荷兰的跨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应用科技大学,先读硕士预科再转商科,或直接申请接受非商科背景申请的商学院。

选择正在趋向多样化

不仅中国留学生青睐商科,就全球范围来看,商科也是国际学生的热门选择。据GMAC《2020年申请趋势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商科申请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上升2.4%。另据GMAC 2020年《GMAT考试概况》显示,最近五年,全球GMAT考生中近30%来自中国,全球女性考生中四成以上来自中国。

相关留学专家指出,虽然商科仍是留学热门选择,但近年来各留学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学子的留学专业选择正呈现多元化趋势,也为留学专业选择留出了足够的准备时间。

“我参加过几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北京站),发现咨询者对留学专业的选择有更清晰的规划和目标,比如咨询艺术类、人文类学科的人数在逐渐增多。”王思说,“而且,在教育展现场,我发现一些新兴专业也开始多了起来,比如人工智能专业越来越热。”

启德教育相关专家表示,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是相对的,要理性地看待“冷门”与“热门”专业的界定,曾经的“冷门”也可能变为“热门”,尤其是一些刚刚起步的新兴专业,更值得关注。在选专业时,要多了解、多评估,切忌跟风。(赵晓霞)

关键词: 中国 留学生 商科 申请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